当前,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,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在使用网络招聘,而在更多二线城市,这样的趋势也正逐渐显现。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,倚赖更多经济活跃的二线甚至三线城市,中国网络招聘市场高速且可持续增长的潜力依然看不到放缓迹象。

    有观察者指出,与竞争对手相比,智联招聘的特点是“好玩”,并且擅于“不按常理出牌”。比如,最早提出“雇主品牌”概念,联合CCTV打造《绝对挑战》,与《东方时空》合作职场调查,签约黄健翔成为公司形象代言人,签约朱德庸传播"快乐工作"理念……对此,刘浩说,“做被别人不太认可的事情,我习惯了。”其实,在大多数人还没有想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的行动,往往都会让人捉摸不透。不过,当一系列“好玩的创意”逐渐变成清晰的结果时,人们也通常会做出判断:在那些当初不被理解的动作背后,一定是伴随了一种叫做“前瞻”的特殊能力,并且与前瞻相伴的,往往还有更加强大的透视力和执行力:有计划地朝向既定的目标,坚定前行。

    “网络招聘是一个极具成长潜力的行业,相应地,处在这个行业内的公司,以及公司中的员工也都在经历成长。”刘浩说。作为智联招聘的首席执行官,他从2000年开始关注网络招聘,那时候,他的身份还是这家公司的投资方代表。

    2002年,当刘浩决定加入智联招聘并担任CEO的时候,他曾不被身边的朋友理解。但如今,他所领导的公司已经成为中国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商。2007年,中国网民数量继续增加(已仅次于美国),网络招聘市场依然保持高速增长。在这一年里,智联招聘的员工数量以及网站各项数据指标,继续实现了翻番甚至翻倍的增长。对于刘浩而言,那些曾经不被理解的决策,如今已被越来越多的同行效仿,但他并没有因此停止前瞻,而是继续未雨绸缪。

  “在2007年里,其实行业内其他公司的业绩也不错。”刘浩说,但同时,对于2007年12月底出现的某外资网络招聘公司解散中国团队事件,他也表示“很多人低估了这个行业的竞争壁垒。”

  “2008年,网络招聘市场可持续增长的潜力依然看不到放缓迹象。”刘浩分析,“不过中国内地的网络招聘行业由于先天的发展态势,也决定了企业必须增强团队素质,保持高度的耐心才能够得到市场。”

  基于上述判断,在疯狂做老大与夯实基础之间,刘浩决心“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”。俨然,他的目光已经穿过网络招聘战场上四起的硝烟,看到了未来期待的景象。

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,获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物理学硕士、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。

曾任美国著名律师事务所Davis Polk & Wardwell执业律师。

2000年开始,负责美国兰馨亚洲投资公司在中国的许多投资项目,如:智联招聘(www.zhaopin.com)、葆婴/摇篮集团(Babycare)、携程(Ctrip)、易趣(Eachnet)等。

2002年11月至今,担任智联招聘首席执行官。

《首席人才官》:当前,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网络招聘,也有越来越多的求职者登陆人才网站寻找工作。你怎么判断中国人才服务产业的发展,怎么看网络招聘未来的发展前景?

刘浩:2007年,从整体上看这个行业还是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。在过去的几年间,网络招聘已经从刚开始主要由互联网企业、高科技企业和外资公司使用,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的各个企业都在使用。以北京为例,客户不仅仅习惯使用网络招聘,并且已经开始广泛接纳和使用猎头、人才测评和培训等增值服务。

    另外我们也惊喜地看到,从地域上,网络招聘从北(京)、上(海)、广(州)、深(圳)这些经济最发达的一线城市,正逐渐向二线城市扩张,趋势逐渐显现,甚至深入到三线城市。

    这些都意味着行业在发展,蕴含着非常大的潜力。

全文阅读>>

  我们看重的是能为客户提供什么服务,而不是向客户推销什么产品,非要卖给客户什么。

  快乐工作,不仅仅是一句口号。在智联招聘,它更是一种行动准则。

  

采访编辑:陈丽青 网络编辑:后显慧 倪浩
网站主编:吉莉  智联招聘内容部出品